三十分鐘的航程,把歷史縮短,也把文化延伸。
在金門的午後,陽光微微偏斜,帶著些許慵懶的金色,
我走向水頭碼頭,準備搭乘小三通前往廈門。
這裡不像國際港口那般繁雜擁擠,手續辦理簡單迅速,
候船廳裡的人們神情淡然,多半是熟門熟路的往來旅客。
船艙明亮,座椅舒適,窗外海面閃爍著光點,
當船緩緩駛離碼頭,浪花拍打聲隨之響起,
海風吹入艙內,帶來鹹潤的味道;
航程只有短短三十分鐘,卻讓人心境發生轉換,
曾經戰火相隔的海峽,如今成了最日常的往返之路。
抵達廈門五通碼頭時,落地已近黃昏,
這趟旅行的第一晚,
我入住了 廈門廬山智選假日飯店(Holiday Inn Express Xiamen Lushan)。
廈門落腳,升等的驚喜與智慧的貼心,
為旅程揭開舒適的序幕;
辦理入住時,櫃台給了我一個驚喜,房間被升等了,
推開門,空間比預期寬敞,
窗外能俯瞰城市的車流與燈火;
這座飯店地點便利,距離廈門火車站很近,
無論要去廈門市區或是搭車往泉州、漳州,都十分方便。
旁邊就是地鐵站,
方便移動到廈門市的任何地方;
不管你是想出門逛街購物,
或是想吃在地美食,住在這裡可都方便極了!!
最讓人驚艷的,是美團外賣與機器人送餐的組合,
晚餐我透過美團點了當地的小吃與飲品,
不一會兒,飯店的智能機器人便「叮咚」出現在房門口,將餐點穩穩送達。
看著它自動導航、輕聲提醒,帶著幾分科技未來感,也帶來意想不到的便利;
這樣的體驗,讓我在異地卻依舊感到輕鬆自在。
在這樣舒適的住宿裡,旅途的疲憊逐漸卸下,
為翌日的泉州之行養足了精神。
隔日自廈門出發,
不久便抵達泉州的潯埔漁港;
港灣靜謐,海面在陽光下閃爍,
船隻在浪間輕輕起伏,
牆壁上的彩繪描繪著漁村的生活;
婦女插花、孩童嬉戲,像是凝固的時間切片.....
潯埔自古以「潯埔女」聞名,她們能下海捕魚、能舞獅弄槍,
卻總在頭頂插上鮮花,把剛毅與柔美融合…
這樣的文化傳統至今依舊流傳,
並成了遊客最喜愛的體驗。
我們特地預約了遠近聞名的白蘭阿姨親手替我簪花,
她是許多明星的御用簪花師,毛晓彤、任賢齊....等也曾坐在她的椅子上,
換上潯埔女的花飾。
![]() |
潯埔簪花&白蘭阿姨 |
她的手法俐落,花朵在指尖翻飛,一支支插入髮間,
透過鏡子,我看見自己像是換上了另一種身份;
白蘭阿姨笑著說:「花插頭上,福氣隨身。」
那一刻,我彷彿成了這座漁村的一部分,
![]() |
潯埔簪花 |
我拍了張跟趙麗穎同款的簪花照,
還跟朋友們合拍了一些照片,
在這裡留下了許多珍貴難忘的回憶。
開元寺,千年佛國與神話交錯;
佛國的莊嚴,與神話的想像,在石塔間回響。
離開潯埔,我來到泉州市中心的開元寺,
這座始建於唐代的古剎,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,
寺內的東西雙塔巍然矗立,被譽為「東方雙子塔」。
大殿前,香火裊裊,石柱雕刻著蓮花與佛像,
走在青石地板上,我腦中浮現出「黑悟空」的神話場景,
佛陀與妖魔的對峙,好似在煙霧與鐘聲中重現;
這種奇妙的交錯,讓寺院的莊嚴多了幾分神話的厚度。
開元寺不僅是信仰的中心,也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。
數百年前,遠自阿拉伯與南洋的商人,在此進香祈願,將異國文化帶入泉州;
如今,香火依舊鼎盛,鐘聲依然悠遠,提醒著人們信仰的延續性。
西街古巷裡的煙火與滋味,
邊走邊吃,是最真實的旅行方式。
從開元寺走出來,便是泉州最古老的西街;
紅磚騎樓與木門老宅並肩而立,街道蜿蜒狹長,
午後的陽光照在屋簷下,街頭卻熱鬧而不喧囂。
我們邊走邊吃:先買了一份現做的潤餅,
薄餅裡包著滿滿的蔬菜、花生粉與肉絲,入口清爽,帶著微微的甜味;
還有那糯香四溢的肉粽,米粒晶亮,豬肉鹹香;
這些食物,都是泉州人日常的滋味,
走著走著,又遇見販賣花生糖與涼茶的小攤,
甜與苦、熱與涼交錯,像極了這座城市的多層次性格。
西街的古老,不是靜止的展示,而是活生生的日常,
孩子追逐的笑聲、老人慢悠悠的腳步,與小販的叫賣聲,
共同構成泉州最動人的篇章。
大陸|福建省|泉州市|在開元寺東、西塔,穿越《黑神話 悟空》的虛實邊界,體驗歷史與遊戲的精彩交融。(泉州旅遊、泉州景點)
之後,我來到泉州北邊的洛陽橋;
這座建於宋代的跨海石橋,
被譽為「四大古橋之首」,
橋墩以「筏型基樁」工法建造,松木與石材沉入海底,以抵禦潮水的侵蝕。
白日裡的洛陽橋,少了夕陽餘暉的浪漫,卻多了幾分清朗與樸實;
陽光直照在橋面上,石縫間的青苔隨風輕擺,
站在橋上,看著潮水不斷拍擊橋墩,
我腦海中浮現出千年前工匠們與大海搏鬥的身影。
這座橋,不只是交通的連結,更是一首寫在石頭上的史詩,
至今仍被日常的腳步踏響。
翌日清晨,啟程前往南靖雲水謠;
溪水潺潺,古榕成蔭,山谷間彷彿鋪展成一幅水墨畫。
第一站是「和貴樓」,
這座建於清代中期的方形土樓,還被稱為「不倒樓」;
十三層的木結構直插天空,樓體臨溪而立,倒影在水面中,莊嚴而穩重,
它像是一位守護者,沉默卻堅毅。
土樓不只是建築,更是精神的象徵,
體現了客家人「聚族而居、共守家園」的理念。
中午時分,我們在附近的「高仕土灶」享用柴火雞,
柴火在土灶裡燃燒,鐵鍋裡的雞肉鮮嫩多汁,帶著木柴特有的炭香。
配上當地蔬菜與家常小菜,
滋味樸實卻深刻;
這一餐,不僅是飽餐,
更像是一種生活的體驗,讓人短暫融入土樓的日常。
午後,沿著石板路繼續前行,
轉過古榕的綠蔭,懷遠樓映入眼簾;
這座懷遠樓建於光緒年間的圓形土樓,
被譽為「結構最精美的雙環圓樓」。
外圈厚牆如堡壘,內圈木樓環抱中央天井,層層堆疊,形成一個完整的宇宙。
陽光自樓頂傾瀉而下,孩童在天井奔跑,樓上的鍋鏟聲此起彼落。
這不是凝固的古蹟,而是一個活生生的家園;
土樓之美,不僅在於設計,
更在於它至今仍有生命在其中流轉。
傍晚時分來到漳州古城,
午後的街道不算擁擠,石板街在陽光下閃著柔光。
紅磚牆與騎樓靜靜佇立,像是在等待夜幕的熱鬧;
據說夜晚這裡攤販雲集,南音婉轉回蕩在古城上空,可是熱鬧極了!
雖未能留至夜晚,但午後的古城已足夠迷人;
我邊走邊嚐草本清香的甘蔗片仔癀草汁、鹹香濃郁的沙茶里肌肉、
外酥內嫩的長沙豆腐、清甜消暑的四果湯、外酥內空的胖餅,
最後,再以一杯清新的霸王茶姬收尾。
食物與古城交織,
讓我覺得這裡不只是旅遊景點,
而是一座仍在呼吸的老城,
午後的靜謐與夜裡的熱鬧,都是漳州的真實樣貌,
帶著短暫碰面時刻的遺憾,
期待著再次相遇在夜晚時分。
這次購買的是【華信假期】金廈小三通專案,
有送「廈門碼頭VIP貴賓室」,
可以入內休息、吃東西,等玩哦!!
當旅程結束,我再次登上小三通的船,
船艙依舊舒適,窗外的海面在黃昏中泛著微光;
短短三十分鐘,
就能從大陸回到金門,既便捷又平穩。
然後再從從金門搭乘華信航空回到台灣,
結束了這趟小三通的大陸之行。
泉州給我的印象是「海的信仰」,
潯埔的簪花、開元寺的鐘聲、西街的煙火與潤餅肉粽、洛陽橋的清朗;
漳州則是「山的家園」,和貴樓的方形守護、懷遠樓的圓形宇宙、
古城午後的小吃與夜晚的期待。
旅行的意義,或許並不在於走了多遠,
而是在陌生的風景裡,看見文化的延續與生活的溫度。
【華信假期】金廈小三通雙重好禮
廈門5星酒店自由行2天1夜│$6,799起
✅獨家升級「廈門碼頭VIP貴賓室」
✅4人成行再贈20吋行李箱
更多優惠內容👉https://reurl.cc/lYMajv
此次金門全記錄:
台灣|金門兩天一夜|在米豆咖啡旅宿醒來,走進後豐港的海與風,嚐一口專屬於島嶼的味道。(華信假期金廈小三通金門篇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吃喝玩樂,沒有終點
快樂雲@FB、happycloud IG INSTAGRAM,
按個讚,大家一起在全世界打卡
留言